七个互联网细分领域对比,中美两国大战孰优孰劣?

文章转载自搜狐,侵删

对比

前言

说实话,几年前去对比中美互联网的差距,大多会用舶来品、抄袭、落后等字眼形容,中国不少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在美国都能找到“原版”,但这几年,中国移动互联网的爆发式发展,创造了一个不同于美国的全新的应用形态与生态。无论是用户体量,还是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多样化、多场景渗透上,中美间的差异化越来越大,泾渭分明的趋势日益明显。

之所以提这些,是因为6月1日,有“互联网女皇”之称的玛丽·米克尔在美国Code大会上发布了《2017年的互联网趋势报告》。每年,互联网圈里的人会把这份报告奉若神明,刷屏、分享自然少不了。但打开今年这份报告,不少圈里大佬有同感,干货越来越少了,趋势性且有参考价值的内容不多,甚至从中国逆向看美国,有一种“过去时”的恍惚与错觉。

其实,原因并不是“女皇”的报告含金量缩水了,而是中国在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应用上,在很多方面已经处于引领者的位置。如此看过去,必然是没啥太大的价值了。如果你还不信,我们就从移动支付、电商、搜索、共享单车、网络广告、人工智能、云和大数据七个维度去对比一下,看看中美互联网差别究竟在哪里。

一、移动支付,中国互联网跨越发展的典型

互联网女皇发布的《2017年的互联网趋势报告》显示,从2012年到2016年,中国移动支付市场规模爆发式增长,每年都保持了同比100%以上的增长。由于微信钱包、支付宝两大支付工具在餐饮、共享出行、旅游、日常购物付费等高频使用场景下的扩张式渗透,中国移动支付在百元以下的小额交易中的占比快速增长,2016年这一数据接近80%,甚至可以说在一线及部分二线城市,已经取代现金,成为主流支付方式。

出现这一现象并不意外,较低的交易手续费、操作简单便利性是重要推动因素。艾瑞咨询发布的数据也显示,与美国市场比,中国移动支付规模是美国的50倍左右,超市、餐馆、商场及线下交易正全面被移动支付占领,普及率和渗透率远远超出美国等任何一个国家,并形成了成熟的移动支付消费习惯。目前,通过微信、支付宝进行转账和付款,已是司空见惯的事,比如用餐后微信、支付宝支付,看电影买票,朋友间转账、发红包…..移动支付全面替代了现金,中国银联多少年来没干成的事被微信、支付宝搞定了。

当然,美国等国家银行卡、信用卡使用率较高,信用体系较为完善,让移动支付很难有空子可钻,而中国支付基础薄弱,信用体系不健全,让移动支付抓住了机会。

二、电商零售,中国走了条后发先至的路

提到电商的发展,虽然美国市场起步较早,但却在用户体验、规模上比中国差一截。互联网女皇发布的《2017年的互联网趋势报告》显示,中国B2C电商交易总额超过6810亿美元,订单中的71%来自于移动端。中国电子在全球各大市场中渗透率增长最快,占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15%,美国仅仅10%强一点,落后于中国。而在增长速度上,美国电商增速仅为15%,相比,中国则保持了高达24%的速度。

尤其是在物流配送、产品创新层面,中国远远将美国甩在了后面。京东90%以上的订单可在两日内送达,而美国就呵呵了。阿里产品创新带动了用户规模的增长,一家就掌握着5.7亿月活跃移动用户。数据显示,中国消费者每天在淘宝平台上花掉近30分钟时间,几乎是美国消费者在亚马逊平台上花费时间的3倍。

而从效率提升、用户体验创新角度看,无论是内容电商、AR/VR、3D等前端体验创新,还是智能供应链和物流配送体系的后端系统重构,再或者是C2B的个性化定制生产模式的探索,中国都在开创全球零售行业的新业态。很形象的例子是,三只松鼠这家成立时间不到5年的互联网品牌,2015年迅速崛起,如今营业额接近50亿元,估值40亿元,是互联网零售领域估值最高的新生品牌,就是电商下的“蛋”,茵曼、初语等品牌也如此。

今年5月,波士顿咨询集团对中国电商市场进行了全面分析,并发表研究报告称,中国电商市场情况展示出了零售业的未来,欧美商家可从中国市场学习。看来,在新零售未来方面,中国有望成为全球的风向标。

三、搜索源于美国,但中国正在开始反超

搜索引擎源于美国,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。但在搜索应用形态的下一步进化、算法升级和用户应用创新上,以百度为代表的中国互联网企业与谷歌站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上,甚至在应用创新方面,已然超越了美国市场。互联网女皇发布的《2017年的互联网趋势报告》显示,随着语音识别准确度的提高,有20%的搜索行为基于语音,而不是关键词。未来,基于图像识别、语音识别的算法和搜索会越来越普及。

中国搜索市场的趋势又如何呢?目前来看,以百度为例,其已经在语音技术、图像检索、自然语言处理、智能搜索等方面逐步走向成熟,语音、图像检索量大幅增长。之前,李彦宏几年前就预判,未来将有50%的搜索请求会是语音、图像,而不再是文字。技术领先性方面,麻省理工评论(MIT Technology Review)发表署名文章称,由深度神经网络构建的高质量语音转文本系统的百度(Deep Voice)系统与谷歌WaveNet系统进行对比,Deep Voice只需几小时就能让机器学会“说话”,并全程无需人工干预,已领先了谷歌一大步。

在搜索创新上,中国搜索引擎正完成从搜索到“不搜即得”的进化,搜索与个性化推荐、知识图谱、获取交易服务等应用上的创新,比美国谷歌早了一步。比如不同地区、不同行业的用户在检索同一关键词时,会看到不同的个性化信息。知识图谱让用户检索明星人物时,搜索结果页会给出明星相关的歌曲、电视剧、影片及明星好友关系、动态,以及即将上映的节目。之所以如此,是因为中国移动互联网应用比美国成熟,应用环境多元化,用户体量大,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让搜索向机器智能快速升级,并开始成为人们获取信息、服务的助手。

四、共享单车,中国不再是copycat?

虽然共享经济的概念是外来的和尚,国外的Uber、Airbnb等堪称典范,但真正将共享经济模式深入到人们生活及各个场景中,中国创造了最快的增速与最大的市场规模。《2017年的互联网趋势报告》认为,中国已经领先全球,成为规模最大的共享汽车和共享单车市场。数据显示,国内“共享汽车+共享单车”领域,每年出行次数过百亿,占全球市场份额的67%。

其中,产品和应用创新是两大驱动力。通过内置GPS定位的智能锁装置,摩拜、OFO等共享单车创造了无桩共享模式,在一年时间里,实现了每月活跃用户超2000万的成绩,月环比增长超过100%,三分之二的用户每周出行三次以上,一半用户利用共享单车上下班。过去,自行车在城市里很少见,但如今每天熙熙攘攘、五颜六色的自行车在街道上已经成为一道风景线。这恰恰是共享经济模式所催生的景象,既给公众带来了便利,也有效缓解了城市拥堵。

中国共享单车投放量保守估计超过500万,摩拜、ofo两家的单车年产能均突破千万,还有效拉动了传统自行车制造行业复苏。不仅如此,摩拜、OFO等共享单车品牌还走出了国外,进入了美国、新加坡等海外市场,向国外输出成熟的共享单车出行理念和创新应用。相比,在美国,由于出行环境、状况的不同,共享单车的市场才刚刚开始,还属于新兴事物。

五、网络广告,中国市场还暂时落后

《2017年的互联网趋势报告》显示,新闻资讯行业驱动了中国广告收入30%的增长,得益于机器算法为用户推送资讯模式的普及,如今日头条、百度、微博、腾讯新闻等广告收入,今年有约70%的增长。总体看,中国在线广告收入达到了400亿美元,同比增长了30%。但增速快并不代表领先,不得不承认,国内网络广告在程序化、智能自动投放方面不够成熟。

在广告的智能化、个性化、精准化方面,美国网络广告市场显然要成熟得多,也拥有更多元的模式。比如利用后端数据、前端衡量工具,让媒体上加载更多用户希望展现的广告内容。facebook、Google Adwords、Snap Ads等建立了精准的广告工具,Pinterest广告系统在推动产品发现和购买上,谷歌基于地理位置的本地广告,应用内广告和动态创意激励更高的应用内安装,图像中推断用户需求的广告,以及广告向交易靠拢、内容成为定向店铺等前沿领域,这些方面,美国要比中国更为成熟。

特别是在智能化、自动化投放的程序化领域,表现更为突出。根据eMarketer预测,2017年美国网络展示广告程序化购买支出总额达325.6亿美元,占网络展示广告的80%,到2019年,广告程序化购买将占美国网络展示广告支出的84.0%。2016年,程序化购买占美国网络视频广告支出份额首次超过50%,移动广告占到了80%。比如宝洁早在2014年底,就已经将70%的预算放在了美国媒体的程序化广告投放上。而在中国,艾瑞报告预期到2018年,中国程序化购买市场整体规模才达到469.6亿元,占中国展示广告市场的比例将达到34.7%。这一数字远比美国要低得多。可见,网络广告领域,国内差距较大,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。

六、人工智能,中国强在场景,短板在技术

从去年到今年,人工智能是中国最热门的概念,言必谈AI,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经济、传统产业都热谈的技术。虽然《2017年的互联网趋势报告》并没有将人工智能列入专门的研究对象,但在网络广告、搜索、出行等领域,深度学习、语音交互、图像识别等领域,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融入进来。

目前来看,人工智能涉及到的深度神经网络学习、自然语言处理等基础研究领域,美国还占有较大优势,特别是全球顶级人工智能专家、科学家,美国所占的比例要高很多。信中利资本集团创始人汪潮涌也认为,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力的企业,市值超过500亿美金的全球只有七八家,百度算一个,但领先的几乎都是美国公司。不过,多项调查显示,这方面,中国正在追赶。美、中、日AI专利申请数量位列前三,中国AI专利增速正超车美国,但短期还难与美国相提并论。

可见,中国人工智能企业的短板在技术上,但在应用覆盖、场景挖掘和拥有的数据量上,中国具有潜在的领先优势。比如智能点餐终端服务在肯德基正逐渐成为标配,生活机器人也开始走进家庭,机器同传、机器翻译技术在线下会议已经开始取代人工速记服务,人脸识别在安全、寻人等领域开始发挥作用。中国正逐步突破,通过数据能源,进一步增强机器的学习和训练,加速推进应用落地。李开复也认为,以AI为驱动的先进技术如自动驾驶汽车等,中国会先于美国完成普及,因为美国用户、政府已经陷入自动驾驶的法律、道德分歧中,中国却提供了更友好的监管和社会认可度。

七、云计算和大数据,中国的差距挺大

云计算与大数据是一脉相承的两个领域,恰恰这两个领域,美国依然是绝对的老大。《2017年的互联网趋势报告》显示,公有云、私有云等云支出正在向传统数据中心逼近,与2014年比增长了37%,达到360亿美元,亚马逊AWS、Azure、和Google Cloud正在推动云支出增长,给API、浏览器插件、容器、分析数据中心、和边缘计算带来机会。

从规模上看,2016年亚马逊AWS年营收达840亿元,运营利润210亿元。相比,国内公有云领域最大的阿里云2017财年营收才66.63亿元,是阿里云的12.61倍。而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的报告曾测算过,亚马逊的计算能力相当于其他14家竞争对手的总和。

同样,在大数据领域,无论是技术还是应用,美国都形成了完整的生态。比如Hadoop、分布式存储数据(HDFS)、高性能并行处理数据(MapReduce)、高性能计算等领域,以及IBM、EMC、思科等存储技术、阵列领域,美国不仅创新企业众多,更有多年的技术储备和沉淀。但在中国,大数据技术领域能叫得响的企业寥寥无几,在产业生态覆盖上更是要落后一截。

结论

总体来看,中美互联网正上演“向左走,向右走”分道扬镳的局面,在新技术应用和普及层面,中国享受了海量用户增长、政策环境宽松的红利,所以共享经济、电商、搜索、新零售、移动支付等领域蓬勃发展。由于市场与国情不同,国内在产品创新、用户体验、商业模式探索上更胜一筹。但资本驱动、盲目跟风的现象也暴露出了技术上的短板,国内企业更追求规模扩张,而不是技术型突破,这导致在云计算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驱动领域,中国目前还不具备与美国掰手腕的实力。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,这会是一个持续困扰中国互联网企业的突出现象。

通过上述七个细分领域的干货对比,可以看出中国和美国在互联网行业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,在很多细分领域甚至已经开始超越。未来,全球互联网行业,主要竞争态势,将会是中美两国的两级战。对于中国互联网企业来说,现在最重要的不再是“专注、极致、口碑、快”,而是少点功利心多点创新精神,同时更加的“敬畏技术、尊重用户、合作共赢”,这些更加符合商业本质的理念和做法,可能会在全球互联网下半场的战争中,推动中国互联网企业取得更大的成绩。

打赏

取消

感谢您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

扫码支持
扫码打赏,你说多少就多少

打开支付宝扫一扫,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

Powered by wanghan0501,分享从这里开始,精彩与您同在

Table of Contents